肠道菌群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四种吃法让菌群失衡

吃太油

长期高油、高脂饮食,吃太多肉,植物类食物吃得少,会导致肠道中的坏细菌增多、好细菌减少,肠道产生的毒素增加,保护能力下降。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介入,身体开始“发炎”。这种慢性炎症会引起脂肪异常堆积、肥胖,进而诱发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改变,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患病风险。

不注意饮食卫生

细菌,尤其是致病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再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食物),它们就大肆生长,造成食物中细菌成千倍、成万倍地增多。如果平时饮食不注意卫生,进食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就使得进入肠道的坏“过路菌”数量远超过“常驻菌”,这些坏细菌得势后,通过侵袭肠道黏膜、释放细菌毒素使机体的体温升高,引发腹泻等各种疾病。

吃太多加工食品

这类食品往往经过精细加工,缺乏有益肠道蠕动的膳食纤维,不利于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导致有害菌繁殖过快。有些加工食品中盐的含量比较高,吃太多容易使胃肠道内形成高渗透压环境,使肠道内水分无法被吸收,从而引起肠道问题,导致菌群失衡。

喝酒抽烟

研究发现,长期饮酒改变肠道微生态,导致有害菌大量生长,削弱了有益菌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吸烟几乎损害身体的每一个器官,是导致炎症性肠病最重要的环境风险因素之一,而戒烟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食材百科

莲子心泡水喝有什么用 5个作用你得知道

2021-6-24 18:58:33

食材百科

肺气虚吃什么食物好 常喝6款粥养肺健体

2021-6-24 18:58:35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