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阿拉比卡咖啡的起源
埃塞俄比亚的确是公认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发源地,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该国的咖啡生产居然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原因不难想见:国境内有3500万公顷的土地适合种植咖啡,但实际开垦的面积却不到40万公顷。该国政府正努力降低国家对咖啡的经济依赖,鼓励农民种植其他产量更高且全年都能收成的作物。但这项政策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成效,目前咖啡仍是该国最重要的作物。

阿拉比卡咖啡中的铁比卡品种(Typica)源自埃塞俄比亚。1994年埃塞俄比亚政府委托德国一支团队寻找可以真正称为埃塞俄比亚咖啡的特定原生品种,2002年这支团队终于完成使命,发现了名为瑰夏(Gesha)的咖啡品种,这个名称源自亚的斯亚贝巴西南方的一座森林。

据了解,埃塞俄比亚全境都有种植咖啡,只有哈拉尔(Harrar)区、北部地区和亚的斯亚贝巴东部地区除外,原因在于这些地区的土地过于干燥。多数咖啡园都位于国家南部的锡达莫与耶加地区。这里的环境条件适合咖啡生长,包括温度介于27℃~28℃,海拔介于1200~1900米,还有从4月一直持续到10月、长度适中的雨季。

埃塞俄比亚南部生产的水洗咖啡豆口感偏酸、香气浓郁。这些咖啡豆或以种植地区为名,或以埃塞俄比亚精品豆或庄园咖啡等更响亮的名号为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耶加雪菲咖啡豆,这种咖啡具有无与伦比的香气和味道,稠度鲜明高雅,风味十分具有爆发力。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树,几近于自然生长的状态。该国的咖啡有96℃是由小农栽种,许多农民的耕种面积还不到1公顷。农地通常是向国家租用,租期极长(30~50年)。其余4%的咖啡则是由大型全国企业栽种。埃塞俄比亚人种植咖啡时的播种方式,是在地面挖个洞,直接放入种子让植株生长。这是非常基本的耕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