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饿不饿,我下碗面给你吃”这句话就不会陌生。不过也有美食小白表示过疑问,为什么大家都说“下碗面吃”,而不是“烤个面包或做个蛋糕给你吃”呢?只要接触过烘焙的人肯定都会跳起来说说:废话,下面条就是几分钟的事情!你知道烤面包要多久么?烘焙这件事从来就不轻松。而要从不轻松变到轻松,要掰扯的还不少,我们慢慢说来了解了解。
(1)面条,还是面包?这是个问题
说到下面条,你会最开始想到什么呢?买来的挂面或方便面,放水里煮一煮不就好了,加点调料,出锅即食。没错,就是如此简单的做法啊。那么烤面包,紧接着你又会想到什么呢?面粉、黄油、酵母这些东西吗,水……还有一堆搞不清名字的原材料。然后是一些复杂的步骤,最后是放进烤箱里……还是洗洗睡吧。
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明明都是由面粉制成的东西,为什么面包是麻烦,面条就是简单呢?因为面条已经做好了,只要下水煮就可以了。没错,面条是已经将面粉等原料加工成了半成品这样子,买回家只需简单加工就可以食用对吧又很简单。我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东西——半成品食材就由此得来。
(2)半成品化,符合食材演变规律的答案
半成品食材,在人类食物史上可谓是层出不穷对吧。除了上文提到的面条,还有以豆腐为代表的各类豆制品。我们把小麦粉、黄豆这些来自土地的原料大家都是知道的吧,我们经过一些加工变成了半成品食材句可以出来了。公元前164年左右呢,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来有了历史。刘安在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就发现了,偶然以石膏点豆汁这个东西,从而发明豆腐来吃。由此可见,人类食用半成品食材由来已久哦,许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这些东西。你敢说没有吃过速冻饺子、速冻包子这些吗?
其实烤面包也可以像下面条一样简单大家都知道吧,如果我们有半成品面包的话。这件事早就由那些资深吃货付诸行动了。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冷却或冷冻未醒发面团、冷冻即烤未发酵面团和冷冻预烘烤面包等被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衣食住行。在德国、西班牙和英联邦流行预烘烤面包就开始了,在法国未发酵的冷面团占主流的地位。在北美有很多超市里面供应冷冻面团来吃。在中国提供给家庭的半成品烘焙食材依然是一块很大的空白就滞后了。以至于我们说到烤面包只会想到面粉。 我们需要一样东西来填补这块空白,让烤面包和下面条一样轻松简单。如果有一个半成品面包放在你的面前,你也许就会顺手烤掉它。
(3)“轻烘焙”才是烘焙的正确姿势
有人说,烘焙是一件充满创造力的事,如果半成品化就失去了它的美感。来看一下面条在这方面的经验吧。可以做拉面、扯面、刀削面、鸡汤面、大排面、时蔬面……面条的半成品化限制住美食的发展了吗?显然没有,反而促进了食物的多样性,因为我们节省了更多揉面的时间用来开发新的口味。
半成品不会谋杀烘培天才,确实有神一般的甜品师会发明新的面团配方和烘培工艺,我们只需乐于享受,例如本世纪初幽默的英国人戴维.威廉姆斯发明了可食用的面包碗,他希望食客们可以在品尝碗中美味的汤后把“碗”一起消灭掉。从古埃及人到欧洲烘培留下了无数的烘培食谱,想要一一品尝我们需要依赖半成品革新,把我们的时间从面团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半成品面包堪称个人厨房的烘焙外挂。
对生活而言,这种烘焙是“轻”的,重要的是享受烘焙给生活带来的乐趣,让烘焙归于生活。显然,基于半成品的食物创新,引发了一场“轻烘焙”革命,这为烘焙本身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和创造性,成为当下消费者对待烘焙的正确“姿势”。其实这件事已经有人替广大烘焙爱好者想到,并且付诸实施。一群热爱烘焙的吃货,他们学习古埃及人做出了包括饼干、面包、披萨、派、酥等烘焙食品在内的半成品食材,并且品类和单品数量已经超过了任何一家面包房。